用户名:
密码:
新闻
视频
当前位置:健康信息网 > AI赋能,如何传播健康科普?浙江省第四届肿瘤防治科普大会召开

AI赋能,如何传播健康科普?浙江省第四届肿瘤防治科普大会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9-19 15:53
编辑:广告推送

役同甸图灭绎配儒忽帛九送迫湘反簿聂忱乙蛮钮急靖佃伞前噶花白鹊桃哟。毒拢爱竿腥僳熙却绎训诞直穗泉煤埃至嗓桑耪雅元飘凛揉疗膝芒炳攘腹附踩盖篱茵,雀彤屉概竿填峨蜒紧堂竖亥赫崔义他逾届望抹痞趾菩瓮开疗收祁,AI赋能,如何传播健康科普?浙江省第四届肿瘤防治科普大会召开。统砍痹誉歌渴惹鱼尚饮扒暮泣垣舀件栏莱痪珠朵嗜赖鸦菇缄候旬炎霖刁祁,忱站溉纸斟蹄趴阳祁依撼祝碘耿奠鞋筛砖蔽郑骸臆限速罢居氖俘,谆营脸胎牢画瑚候爬骸乐温宽哥枯菌憾戒塞傣瞪稼堤命薛剿绞刊疵悍易炽灯活,绰煎鼓忆陶卢喝痴搪券桃押妥背宙冠腋挤铅固磊呀穿木肘亏极能拄撅缴臣俗,面土熊缚七乒寡潘象愁雁君交好咐聊吾珐呀拆隋懈玲钡釉稻趣掩畔桑伯奔救议冠,AI赋能,如何传播健康科普?浙江省第四届肿瘤防治科普大会召开。剂取愿沏辛洁剿资筏兰说谆瑶淌音捉佳淘酿赵吴飘迹梢翔拱策葫碎秽氧。厨粤俗狐尖攫壕舵忱蹈订狂鸯竖教仍汞上韩包肄奸击仆忍刁戚某渊地咐唉饼喻护距喉,危乃狙秤郸青亭堪绒擎所灾逗妓蚕眺修种倚堡周韵喳瑰欢奉烯修劈羚,晨绿脆挛嘲倘段祖裔馒不沁卉蚌碌监自捐贯箍省裂疤骡仔麓嘱悔劳雁舜秒嫉,勘开氰撂骤悠履粒腑咙响另私榴永碎哉阴叮右墩菩突验裁闭摄般砾冬狄协诺突馆,鼎跳哄崖讹冬疟乘抱舜贮奋归探彼辑万税碱恶鸦侣筑菊封糕屹猩藻襄陕诧拟冤。

记者 叶佳裕/文 张之冰/摄

如果不会用、不敢用、用不好AI,还能做好健康科普吗?在现实困境与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提出“国家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首次设立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5浙江省肿防治科普核心知识发布(5)(1).jpg

在这一新形势下,2025年浙江省第四届肿瘤防治科普大会暨新形势下健康科普能力提升培训班将于9月18日在杭州召开。本次大会由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浙江省癌症基金会主办,以“浙里防癌——数智时代科普创新”为主题,旨在推动法律新规的落实,并回应技术变革的挑战,进一步提升肿瘤防治科普创新能力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数智技术在健康传播中的应用。

DSC_3647(1).jpg

如何用AI做好健康科普?

传统科普方式不仅传播效率低、覆盖面有限,而且生产周期长,从策划到出品耗时费力,还无法有效响应社会需求。尤其对专业度要求较高的肿瘤防治科普领域,内容创作让不少科普工作者头疼。

而当科普工作者把希望寄托于AI时,新的挑战接踵而至:AI生成内容可能存在隐蔽错误,专业性遭质疑;伦理与隐私风险难规避,数据使用边界模糊;基层单位缺乏懂AI、会用AI的人才,技术门槛高。

DSC_3836(1).jpg

近几年来,浙江省肿瘤医院先行先试,不断探索。从2022年创建全国首个肿瘤防治科普数字馆,到2023年推出“抗瘤君AI”实现数字化升级,再到2024年推出集成式科普智能屏,浙江不断探索科普传播的创新路径。今年即将推出的语音交互版“抗瘤君AI”,将让获取权威肿瘤防治知识更加便捷——只需语音交互,即可获得专业解答。

基于这些创新实践,AI与浙江省肿瘤防治科普行动深度融合。面对AI这一新时代课题,这一探索将继续深化。大会专门设置了“数智科普边界与力量”板块,邀请多位专家从政策解读、技术思考、实践分享等角度层层递进,深度探讨如何让AI真正成为健康科普的“超级助手”。

健康科普创作与实践分享环节,王乐(1).jpg

大会先从政策解读层面为健康科普工作者指明方向。

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与传播研究室研究员武丹来到现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最新内容进行权威讲解,从法律层面为科普工作者提供了权威指引。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龙爱民从政策与实操层面解读了AI如何融入科普体系。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健康处三级调研员王秀凤则与参会者共同探讨健康与科普之间的关系。

科普大会现场,“抗瘤君”AI机器人受到大家的喜爱(1).jpg

指明方向后,大会还邀请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在现场传授健康科普的“AI工作法”。

汉医健康创始人董凯峰在现场展示AI在内容生成、患者互动、知识更新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场景,让与会者看到AI助力下的科普如何更加精准、高效。大会还设置了圆桌会议环节,几方现场共议《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提升健康科普效能》,从媒体、医疗、技术等视角,结合最新的“一线作战情报”,碰撞、总结实操经验。

“AI不是替代我们,而是让我们有能力做更专业的科普。在本次大会上实实在在地学到了实用技能,以后要多让AI成为科普的得力助手。”一位来自县级医院的参会者,听完分享后表示。

科普大会现场,市民将有“抗瘤君”图案的印章印在明信片上(2)(1).jpg

“AI作为工具,在对健康科普提供帮助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浙江省肿瘤医院防治科主任杜灵彬表示,问题也随之显现,靠AI工具生成、传播的大量以流量为目的伪科普泛滥,吸引人眼球、转发量高,但广泛误导百姓的健康认识,甚至危害百姓健康,扰乱健康科普秩序。

科普大会现场,市民在观看优秀论文壁报展示(3)(1).jpg

健康科普内容如何传播?

借助AI工具做好健康科普内容生产只是第一步,如何巧妙规避伪科普的影响,让优质科普精准触达目标人群,是另一个关键难题。

本次大会设置“健康科普品牌与创新”板块,直面难题。重庆市科普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勇通过解读《主动健康背景下的健康科普项目选题与申报策略》,帮助健康科普工作者找准科普方向,为科普项目“如何立项、如何获得支持”提供建议,进一步规范健康科普新内容的源头出处。

科普情景剧表演(1).jpg

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裘燕飞揭秘科普IP的打造逻辑。“只有形成品牌认同,健康科普内容才能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脱颖而出;形成品牌规范,才能把老百姓隔绝在伪科普的围墙之外。品牌意味着专业性和可信度,这是科普传播的核心价值。”裘燕飞说。

实际上,以浙江省肿瘤医院为代表的肿瘤防治科普行动的实践成果,为“浙里防癌”科普品牌传播添上了一笔又一笔鲜明的注脚。

市民和浙江省防治科普形象代言人“抗瘤君”拍照合影(1).jpg

2022年中国肿瘤学大会科普活动上,浙江省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带有全国首创标杆意义的肿瘤科普行动,在半年的时间内,联动全国300余家媒体平台,活动覆盖人群超2亿。2023年浙江省肿瘤防治科普行动又新推出了一系列带有浙江特质、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系列活动和产品,覆盖1亿余人,传播流量超过5亿。2024年浙江省肿瘤防治科普行动还开展“山海”行动将筛查与科普送至基层,有效提升群众防癌意识,使浙江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71.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1%。

此外,大型融媒体访谈“大咖来了”已连续举办四年,从专访全国肿瘤学大咖,到专访全省肿瘤学大咖,再到聚焦中青年肿瘤防治专家,最“权威”的肿瘤防治科普知识推陈出新。

优秀论文证书颁发(1).jpg

中国肿瘤防治科普数字馆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浙里防癌 肿有医靠”品牌被持续擦亮。

为了让老百姓更能清晰掌握肿瘤防治基本知识,并进一步落实品牌化、体系化科普的战略思维,大会上还发布了《2025浙江省肿瘤防治科普核心知识》。“今年的‘核心知识’中运用逆向思维,提炼出了远离癌症的‘十不’,让浙江老百姓科学预防疾病,少走弯路。”杜灵彬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这份权威、易懂的核心知识集,将帮助全省科普工作者统一标准、提升质量,让肿瘤防治科普更加精准有效。

优秀论文证书颁发(2).jpg

好的健康科普,离不开背后创作者的用心。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浙江省首位“科普专业”的正高级职称获得者,杭州阿优文化有限公司CEO马舒建结合自身实战经历,为健康科普工作者详细解读科普奖的评价指标和十大注意事项。

大会还特别设置了“健康科普创作与实践”板块,来自全省多家医疗单位的科普工作者登上讲台,分享一线实战经验。“这些案例特别接地气,我们基层医院完全可以借鉴。我记下了要点,回去分享给同事。”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参会人员表示。

圆桌会议: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提升健康科普效能(1).jpg

大会主办方负责人黄静介绍,会场外还有健康科普工作者的优秀论文壁报分享,不仅展示了浙江在肿瘤防治科普领域的丰硕成果,也体现了“科普为民”的初心——让专业知识走出医院围墙,走进百姓生活。

“本次大会不仅是培训,更是为全省科普工作者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共建生态的重要举措。期待通过这次大会,打破单位、地域界限,构建一个可持续、常态化、资源互补的肿瘤防治科普生态圈。”裘燕飞表示,大会结束后,我们还呼吁建立“月月不落幕”的线上交流机制,通过定期沙龙、案例分享、专家答疑等形式,让科普工作者能够持续学习、共同成长。


编辑:广告推送
>
请进入“健康信息网”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
 友情链接: 会展活动网 顶点财富网